科学网买东西,说事物,原来如此

 米尔军事     |      2020-08-25 18:08

上周,新进同事张文秀带着新稿来讨论,称国外学习期间被问: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当时不能回答,为此纠结。近来灵感突现,从五行学说中找到答案。在五行学说中东为木,西为金,南为火,北为水。木和金可以买卖,火和水没有买卖的行为。东西的木和金代表了一切能携带的物件,南北的火和水代表的则是无形物事,不能携带。因此,只能说“买东西”而不能说“买南北”。

张的解释富有想象力,为张高兴。讨论中进而指出,张的解释与古人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网上曾见文章介绍,古人就是这样解释“买东西”的,具体哪位古人,一时记忆不起。为张惋惜,特棒的想法却被古人抢了先。看得出,小张听过怅然若失。

有想象就有启发。讨论中忽然意识到,凡事就怕追问为什么,既然因为木金而使东西代表有形物件,那么古人又为什么把木、金、火、水、土分别配属给东、西、南、北、中呢?如果转一下方向,把木配属在南,金在北,买东西不就变成了买南北了吗?

关于木金分别配属东西的原因,也有多种解释,都是古人以后人解释前人,不是更古的先民这样配属时所思所想的如实记录,其解释只要合理就被人传诵。既然古人能以后人合理解释前人,我们同样可以另辟蹊径,重新解释先民将五行配属五方的原因,不必把古人的说法视为金科玉律。

曾经从发音角度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由来。名称发音相同相近的事物,大多存在着某种相通的联系。例如,声表示响声,人们无需探究声中隐含的意义;升与声同音,代表上升运动,人们无需探究上升运动会带来什么后果,因为它不像降落那样会砸到头;生与声同音,生就是瓜熟蒂落,自然而然,再追问为什么就钻牛角尖了。声、升、生就在无需探究其意义上相通起来,联系起来。音指含有某种意义的响声,所以听话听音,“意为心上音”;因、隐与音同音,因此都有“用心揭示原因”的含义。东西南北的命名也能找出这种相通的联系。太阳东升西落:太阳升起,天下大明,万物皆动,先民因此用“动”的同音词“东”表示日升的东方;太阳落下,万物皆息,先民因此用“息”的同音词“西”表示日落的西方。太阳升到最高处,天下最明,但这个最高处所在的方向却难以确定,很难像东、西那样确定,毕竟面对日升日落谁也不能睁眼说瞎话。对于太阳最高处所在的方向,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指向,都差不离儿,但各有不同,先民因此用“难”的同音词“南”表示南方。四个方向,太阳唯独不顾其中一个,就像目光永远扫不到自身后背一样,先民因此用“背”的同音词“北”表示北方。先民认为太阳是光明的主宰,不能独自在天空飞东飞西,于是设想由通体乌黑如同烤焦的神乌负载着巡天。神乌也是乌,也要落在树上歇脚。先民因此进一步设想,在遥远的东方有一株神树叫扶桑,供神乌落脚,这样五行中的木便与东方联系起来。日落西山,万物皆息,息就是不动,不动则失去变化,五行中最稳定不变的是金,“金科玉律”“固若金汤”“真金不怕火炼”,等等,说的就是金的稳定性,金因此被配属给西方。火配属南方更容易理解,毕竟太阳到达正南时,天下最光明最炎热,火力最足。五行之中水最怕火,被火一烤,水便消失得无形无踪,先民因此认为水应该远离火,深居北方。事实的确如此,中国的雨常由北方而来,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的黄河中游地区更是如此,“云向南,水漂船”,农谚都这样说呢。五行只剩土,五方只剩中,土配属给中,看似自然而然,其实道理自在。中华文明以人为贵,人必须生活在世界中央,而且脚下要有土以便种粮吃饭,否则就违背了人贵原则。

上述解释非常圆滑,但远不能成为金科玉律,关键是欠缺通俗性。没有通俗性便没有流行,没有流行,理论终将埋没沦陷在故纸堆里。南火北水是比较通俗的,不用过多解释,人人共知,但在俗用表示物件的东木西金上却没有了通俗性。金的稳定性要通过大量比较归纳而成,物息不变也需要反复体验才能知晓。也就是说,要理解金配属西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才行,对于为生活而奔波的劳苦大众而言,怕很少有闲工夫去弄明白这些知识。木配属东更要借助神话来编排故事,会有不信邪的杠头争论:“乌鸦停栖在树不假,但树可在东也可在西。飞鸟入林而栖,扶桑在西神乌可就近歇脚,为什么劳顿一天还要奔回东方再休息呢?”面对这样的杠头,迷信的人张口结舌,怕是要集体判决杠头死刑了,就像雅典公民对待苏格拉底那样,定他个亵渎神灵的罪名,除之而后快。可见,不解决通俗易懂的问题,五行配五方只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今天灵机一动想到一套解释,婆明天脑门一拍提出一套理论,看似百家争鸣,其实百姓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