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转载]一路向西,追风捕尘

 米尔军事     |      2020-08-25 18:08

 https://mp.weixin.qq.com/s/kEhFJn7BxdK22xCFY2AKIw


   西藏,一个离太阳很近的地方,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一个混淆天国与尘世的世界。听闻,在那里我们可以感知到生命的崇高,信仰的力量,对自然的敬畏。当我知道有幸能参加青藏科考时,我怀着对西藏的敬意与期待,久久不能平静。身为一名地学专业的学生,我早已耳闻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与环境演化关系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当我踏上西藏这片土地时,原以为迎接我的会是头晕,目眩,心慌等高反症状,但或许西藏给予了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一些温柔,我的高反症状并不明显,对于高原环境的快速适应让我对接下来的科考更加充满憧憬。我所在的小组是黄土组,本次考察的主要任务是考察雅鲁藏布江(雅江)流域风尘沉积时空分布特征,寻找合适的黄土剖面以揭示近13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同时考察雅江流域水体和湖相沉积特征,了解河流碳来源, 认识堰塞湖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我们从雅江中游拉萨出发一路向西,爬山涉水,风尘仆仆,在雅江流域留下我们追风捕尘的身影。


初览雅江河谷

当我们的车子沿着雅江沿岸行驶时,我看着窗外汇聚着来自杰马央宗冰川的涓涓雪水经久不息地奔腾在莽莽群山之中,它就像一条洁白的哈达,飘逸在雪山银岭之中,并塑造出了如此规模宏大的河谷地貌,我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终于明白藏族人民为何总是将雅江置于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和对其产生的无比骄傲和崇敬。溯雅江而上,我们发现在雅江中游的萨嘎县附近本就宽阔的谷地由于支流河水的汇入而显得更为开阔,平坦的河床上,水道分叉极多,它们时而分,时而合,毫无规则地相互交织成麻花状,如同小姑娘头上的辫子一样,这就是雅江中游地区典型的辫状水系(图1)。到了雅江中游的里孜乡附近,河谷形态开始呈现出时宽时窄,宽窄相间的特征,这与两岸岩石软硬程度以及抗侵蚀能力大小不同有关。继续西行至被称为“马泉河”的仲巴县里孜以上的雅江上游(图2),我们发现这里的河谷地貌俨然被一派平原河区的面貌所替代(图3),谷地开阔,宽谷中水道分散曲折,湖塘星罗棋布,正是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马泉河谷地成为优良牧场,不少野生动物如野牦牛、藏原羚、黑颈鹤等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图4),但湿地的边缘沙化严重,造成河流、湿地与沙丘并存的景观。

科学网[转载]一路向西,追风捕尘

图1 雅鲁藏布江中游的辫状水系

                        

科学网[转载]一路向西,追风捕尘

图2 马泉河一角(爨郁达 摄)


科学网[转载]一路向西,追风捕尘


                       

图3 马泉河湿地(宋友桂 摄)

 

科学网[转载]一路向西,追风捕尘

图4 雅江上游谷地的黑颈鹤(宋友桂 摄)

 

探秘雅江风尘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世界屋脊”是雪域高原,很难联想到在如此高的地区还存在严重的沙漠化和高大的沙丘,尤其在雅江宽谷地带风沙地貌十分发育。在雅江中游山南宽谷我们已见识到了壮观的雅江爬坡沙丘,但令人震惊的是雅江上游地区风沙化更为严重,当车子驶过仲巴县后,公路两侧就开始出现大量的沙丘,黄土和风成沙交替沉积,在马泉河中段珠珠宗和到帕羊镇之间的河谷平原上甚至还发现存在着高达60-80m的沙丘,其形态多呈新月形沙丘,盾状沙丘和平沙地,且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种类齐全,比雅江山南地区贡嘎宽谷河段的规模要大得多,这让我们有了一种进入沙漠地区的错觉(图5)。据研究该地区的风沙化土地面积达14万公顷,占雅江流域风沙化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远超日喀则宽谷(25%)、山南宽谷(19%)和米林宽谷(5%)。大规模风沙化土地的存在对于当地社会和经济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在和当地藏民的聊天中得知,仲巴县曾因干旱、河谷草场沙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三次搬迁县城,且多地还曾遭受过风沙灾害的袭击,仲巴县沙化面积已达全县面积32%,还雅鲁藏布江上游青山绿水,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挑战。雅江上游大面积风沙化土地的形成在自然(就地起沙)的背景下,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和开垦、滥砍滥伐等)加剧的结果,对于雅江地区风沙化过程的研究刻不容缓,这对提高风沙综合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科学网[转载]一路向西,追风捕尘

图5 雅江上游马泉河的湿地与沙地(宋友桂 摄)